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对战海外大厂,本土医疗电子需避其锋芒
对战海外大厂,本土医疗电子需避其锋芒
  • 2010-06-01 11:14
  • 作者:温南兰
  • 来源:创e时代

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加上国家千亿投资,无疑为医疗信息化的推进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众多厂商蜂拥而至进入医疗领域,一场激烈的角逐拉开帷幕。有人曾将中国的医疗电子市场和曾经火爆异常,但似乎一夜间就香消玉殒的“MP3”做比,也有人拿曾经鱼龙混杂、各自为政,而如今洗牌进行时中的山寨手机和它做比。但看起来,无论拿什么来比喻,中国医疗电子似乎都逃不出“中国特色”的宿命。品牌陷阱、价格漩涡,难道中国医疗电子市场真就是命运多舛?!当然,业界更多的声音都是对这个产业的良好预期,但本土企业如何把握时机,不再重蹈覆辙则是业界理应深思的问题。一同聆听来自从终端、软件、芯片及方案提供商,到测试测量、工业设计、工艺制造、分析机构、行业学者的整个医疗电子产业链领军者的真知灼见,也许前行的方向就在那里……

受访人档案:

倪斌,NI中国技术市场工程师,主要负责NI产品在信号处理相关应用方面的市场推广,对于院校及工业领域中的医疗电子产品、生物医电算法等方面的产品研发与市场需求有多年的行业经验。曾担任NI中国研发工程师一职,有着丰富的LabVIEW数学与信号处理函数的开发及应用经验。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医疗电子市场,如何把握制胜先机?

倪斌:看清大趋势,找准双方向。

随着更多国内外厂商的加入以及产品线的日益丰富,医疗电子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面对发展势头正劲的市场环境,在行业中有着丰富经验的NI中国技术市场工程师倪斌尤为理性,把握住市场发展的脉络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他说,目前的医疗电子市场正逐渐向两大趋势发展并分化,一个方向是家庭化的医疗设备,另一个方向则是更具针对性的专业医疗设备。

由于大众对健康等理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更多家庭开始重视平时的个人医疗检查,因此,相关的家庭医疗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也逐年增加,如家用血压计等等,就市场发展来看,此类产品一大发展趋势就是性能全、性价比高以及便携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家用便携式医疗设备目前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距离全民普及尚有一定距离。总体而言,对于家庭医疗这个概念的普及程度以及家用医疗设备的价格还是限制这个行业总体发展的瓶颈。从宣传的角度看,医疗产品的介绍也并未走入普通民众的视野,更多只是停留在一些专业网站以及杂志上,离民众的日常媒体相距较远,这也是导致了认知度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从企业的角度,尤其是面向家庭医疗的企业,在媒体、医院、公共场合等方向,提高产品的曝光率,同时辅以对于家庭医疗认知的介绍,是增进销售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从整个业界的角度来看,则需要更多公益性的宣传投入,才可能扩大整个家庭医疗市场,做大这整块蛋糕,从而让更多企业获益,帮助企业提高利润,以期降低成本,并进一步提高家用医疗设备的性价比,让家庭医疗设备能走入更多的千家万户,形成良性循环。

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级医院的设备合理配比成为医院亟需考虑的问题之一,各级医院开始逐步加强对于医疗产品的补充和更新换代,以降低治疗或者门诊检查的门槛,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平民化的医疗。市级三甲、区级或者街道医院等不同等级的医院对于相同应用的医疗产品却有着各不相同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功能、可靠性与性价比等各方面,这些不同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成为目前国内医疗电子企业发展的新契机。

对战海外厂商,本土企业如何出击?

倪斌:避其锋芒锁定“二线”

目前来看,高端医疗电子市场依旧为大型跨国企业所占据,同样,国内的多数三甲医院或者在专科方面领先的医院也都偏向于采购这些高端大型设备。但这并不代表国内企业就没有市场优势,相比跨国企业的高端设备,虽然目前一些国内自主研发的医电设备在尖端性能上确有所不足,但随着总体功能以及性价比的不断提升,更多二级或者地区级医院却更倾向于找寻国产医疗设备作为其解决方案,从而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更多的医疗方案需求。而通过这部分客户群以完成盈利,从而进一步完善产品以进入高端市场。倪斌提出的这种“保二进一”策略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是目前较为现实的目标。

目前国内企业更多的采用产学联合的方式,借助于高校医电工程系的科研背景,进行生物医电产品的研发。和国外厂商有着高尖端技术储备不同,这些国内企业的起步相对较晚,技术含量较为薄弱,无法在短时间内开发出大型高尖端设备如MRI仪等与国外厂商匹敌,但是,国内企业的优势在于灵活的机制,可以快速地对市场进行反应,找到合适自身企业的机会与产品定位。因此对于国内医疗电子企业来说,快速的开发流程是必须具备的,只有高效率的产品原型化与产业化,才能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同时根据市场反馈,及时作出相关调整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要求。

如何保证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倪斌:产品上马,测试先行。

由于市场分化明显,对于产品功能的细分也在不断强化,以满足更为专业的治疗性能,提升医疗检测的技术,同时,安全性与可靠性测试也是医疗设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倪斌指出,由于医疗产品的研发需要自定制的设计、测试流程,从前端医电信号采集到中端分析处理以及后端的人机交互,不同产品间所需要的设计方案往往差异巨大,从设计到系统原型的阶段的转换也成为缩短开发周期的瓶颈,如何帮助医疗企业提到开发效率?通过NI模块化的平台以及统一的图形化系统设计技术,不同的产品设计往往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既降低了开发成本,也能将部分相同的技术进行重利用,同时NI针对设计、原型以及OEM等不同应用所推出的各类兼容平台,让工程师将设计成果轻松进行原型验证甚至产品化。

同样,针对测试系统来说,无论是可靠性安全测试或是医疗性能测试,也可以在NI平台实现自定制。从设计、原型、测试、产品化,统一的NI图形化系统设计技术,可以涵盖所有这些流程,完全消除了工程师间的开发壁垒,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帮助医疗产品企业快速推陈出新,占领新的市场。

NI LabVIEW,做个医疗设备的好医生!

目前NI针对医疗行业,主要是医疗产品的开发与测试领域,推出了模块化的硬件平台,以及LabVIEW和医电处理工具包等软件产品。通过模块化硬件产品,如PXI、CompactRIO等平台,在相同的机箱上,用户可以根据项目需求灵活配置不同的硬件模块,而不同项目中的模块也可以实现共享,这种灵活配置,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开发的成本。另外,所有不同的硬件模块都可以用通用的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来进行控制;同时,NI提供了专业的医电信号分析工具包,整合了一些专用的医电算法,如ECG特征提取、庞加莱图分析、心率变异分析等等,同时工具包还可以调用NIH、MIT等国际专业医电数据库,帮助用户调用专业医疗数据进行测试和科研。

结合工具包和硬件平台,NI LabVIEW不仅可以完成对于不同医电信号的临床采集或者数据库调用,还可以完成自定义或者现成的医电算法开发与调试。最后,所设计的算法及系统都可以无缝的下载到NI原型发布平台如Single-board RIO等,直接通过OEM的方式嵌入企业自己的产品之中。

据倪斌介绍,相比其他系统开发的设备而言,NI软硬件系统开发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完成从设计、原型、测试、成品这一整套流程,而所有阶段都无需做代码转换,实现各开发测试阶段的无缝结合,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整个产品开发流程。

未来,NI与医疗电子行业一路同行!

目前NI已经成功的帮助一些企业完成了相关产品的研发及测试,如位于加州的Sanarus公司利用NI CompactRIO平台在4个月内实现了肿瘤治疗系统Visica2的产品研发与原型化。而澳洲Cochlear公司的植入式助听器则是通过NI PXI平台所构建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完成针对混合信号的助听器自动化测试。

由于对市场清晰的认识,NI在产品线部署上非常成功。倪斌表示,无论是针对哪个方向的医疗电子市场,新产品的研发与测试,都需要自定制的硬件或软件平台,而作为国际上测试测量、设计控制行业的领先者,NI提供了完备的从设计、验证、测试、原型等一系列的平台及解决方案,在帮助各类医疗电子企业完成新产品的开发与上市的同时,也进一步奠定了NI图形化系统设计在医疗电子设计领域的地位。

在可预见的将来,NI将进一步加大针对医疗行业的产品研发投入,加大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并进一步和企业保持联系,帮助各类医疗电子设备企业在NI平台之上实现细分市场的产品开发。

 

【编辑推荐】

斑马技术条码打印为医护保驾护航

电子病历让人“一目了然”

“百度病”正在蔓延

胡锦涛:确保基本药物价格合理 使群众看得起病

中外医疗业界权威 齐聚HIMSS 2010年亚太区博览

 

【责任编辑:黄雀 TEL:(010)68476606】

标签:电子医疗  医疗信息化  双方向  二线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