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躁动
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躁动
  • 2010-06-01 10:41
  • 作者:佚名
  • 来源:医药经济报

“如果马车还在马的前面,马怎么能拉着马车走呢?”在2005年的时候,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协会(HIMSS)是如此看待中国的医疗信息化。然而,5年过去了,中国医疗信息化已经今非昔比。

由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协会主办的HIMSS 2010亚太区博览会(下称HIMSS博览会)首次在北京正式召开。此次大会落户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近年来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的潜力。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主任委员梁铭会指出:“目前中国医疗信息化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无论对国内外厂商还是对医疗机构来讲都是难得的机遇。”
投入不足,医院积极性不高

与其他国家同等规模的医院相比,中国医院在医疗信息化领域仍处于雏形阶段。不过,尽管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中国医疗信息化的起点却不比发达国家低。

种种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中国1000家三级甲等医院中,计算机的配备比例在国际上并不是非常落后的。而且,90%以上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已经建立了挂号收费、药品器材、医疗管理等内容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1/3以上医院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以电子病例为一体的信息化系统。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在三级医院中,应用化验收费系统、药物管理系统和挂号系统的比例分别达到了93%、91%和84%;应用住院工作站系统和医院工作站系统的比例分别达到80%和63%;近三年以来,有一半的三级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超过了100万元。

多项数据均表明中国医疗信息化进步快速而明显,相对应的投入是可观的。但随着这一过程的推进,投入不足又同时成为了难题。

卫生部信息化工作专家组专家李包罗教授对此指出,中国的医院应该把每年收入的10%~20%投入到医疗信息化中,以一线城市来计,年收入达到20亿元的三甲医院,每年至少要投入2000万元用于信息化。

当前的中国医疗信息化还主要依赖医院投入,而政府的支持力度并不够。对此,从事医疗信息化的某企业人士指出,医疗信息化目前的主要困境就在于投入大产出小,医疗机构还未看到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益处,因此,调动医院的积极性成为关键。


技术标准为前行铺路

在与HIMSS博览会同期举办的研讨培训会上,对中国医疗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探讨成为主要的议题。

卫生部副部长尹力在会上透露,卫生部正规划制定中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标准,目前已经研究制定了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医院电子病例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等一系列卫生信息标准规程和管理办法,这些工作为医疗机构、卫生管理人员之间实现共享卫生信息资源奠定了基础。同时,卫生部还在加快推进全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包括研究制定今后5年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参加卫生信息化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强化底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等。

在研讨会上,李包罗列举了奥巴马政府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一些措施,他认为这些措施值得中国借鉴。

在美国,有一套标准来对所有医疗信息化产品进行认证,符合该标准的产品才可以进入市场,而医院使用了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不仅如此,医院还要实现医疗信息化产品的“有效应用”,政府对“有效应用”的衡量采取23条标准,只有符合这23条标准,政府才会将另一部分资金补贴给医院。从整个流程来看,标准、认证、检查认定有效使用这些环节是紧密联系的,都由政府来主导。

此外,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来保证医疗信息化实施效果的观点,在讨论中格外受到关注。统一的技术标准是推动信息高效率运作的基础。业内人士指出,面对众多信息化系统的庞杂的数据,建立统一标准的难度在于如何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联通和交流。

在外资企业看来,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尽管未到花开时节,但其潜藏的需求已经相当可观。据悉,微软、戴尔、IBM、飞利浦、ESRI等跨国公司已瞄准了中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纷纷摩拳擦掌布局中国市场。

【编辑推荐】

斑马技术条码打印为医护保驾护航

电子病历让人“一目了然”

“百度病”正在蔓延

胡锦涛:确保基本药物价格合理 使群众看得起病

中外医疗业界权威 齐聚HIMSS 2010年亚太区博览

【责任编辑:黄雀 TEL:(010)68476606】

标签:HIMSS  医疗信息化  CHIMA  未来发展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