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新医改 >  农村卫生是医改重中之重
农村卫生是医改重中之重
  • 2010-05-20 15:50
  • 作者:佚名
  • 来源:e医疗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农村基层医学教育发展研讨会召开

4月20日,由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基层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承办的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农村基层医学教育发展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召开。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会长、卫生部原副部长朱庆生,卫生部农卫司、卫生部科教司、河南省卫生厅的领导,以及各省卫生厅农卫处领导、农村基层卫生代表出席大会。

大会上,朱庆生会长向辛勤工作在医疗卫生第一线的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以及热心农村卫生医学教育的专家表达最诚挚的问候和敬意。朱庆生会长指出:大力发展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优质服务是新医改的要求。关于农村卫生人才困难问题,朱会长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卫生机构就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农村卫生队伍还比较薄弱,人才匮乏,技术水平、服务能力不高时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为全国农村基层3.8万个乡镇卫生院和61万个村卫生室的近200万卫生人员提供有效的培训是协会基层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工作重点。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医生的队伍建设工作,2005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1.45亿元,重点对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院长、业务骨干和乡村医生开展专业培训;2009年卫生部会同财政部下发医改配套文件《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完善乡村医生的经费补偿机制为重点,对乡村医生的职责、配置、管理、考核、提高和维护其合法权益等方面作了全面要求;从2004年起,在西部地区试办初中起点的5年制大专医学教育,为农村定向培养人才;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组织开展的“全国女乡村医生业务技能培训”;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项目;甘肃启动“乡村医生培训计划”百名震区乡村医生培训等。

“新农合”全面发展

卫生部农卫司傅卫处长在大会上做了题为“贯彻落实医改任务,推进农村卫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报告,她指出新农合制度的建立结束了我国农村长期缺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新农合制度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项医疗保障制度。

截止2009年底,新农合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合农民达到8.33亿,参合率达到94%,达到医改目标要求。参合农民对合作医疗的信任感逐步增强,据2008年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3.698万户参合农民家庭中有98.1%的家庭表示下一年愿意继续参加新农合。全国新农合受益累计22.68亿人次,其中住院补偿1.72亿人次;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补偿金额从试点初期的690元提高到1235元,实际住院补偿比从24%提高到41.45%;

经过建设,农村卫生机构焕然一新,服务条件有了根本性变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获得住院补偿的参合人员有48.7%是在乡级医疗机构就诊,34.2%在县级医疗机构就诊;获得门诊补偿的参合人员中59.54%在村卫生室就诊,37.6%在乡级卫生院就诊。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中央医改政策要求统筹城乡,齐头并进,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卫生资源、管理能力和手段差异显著,农村卫生总体发展滞后;农村卫生技术人才缺乏,特别是适宜技术人才短缺,不能满足农民基本医疗需求;卫生机构合理补偿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趋利现象仍较严重,不合理医药费用仍然上涨过快;农村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销售后,补偿机制不健全,对乡村机构的运行带来极大影响;新农合尚未建立起稳定的筹资机制;新农合制度和运行机制需不断健全和规范。一些地方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尚不完善,有的结余过多,有的出现透支;随着新农合基金数量不断加大,基金的监管任务越来越艰巨,新农合缺乏法律的支撑。新农合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很多统筹地区资金运转和报销还没有实现计算机联网。所有这些问题和挑战要以医改政策为指导,在政策的框架内不断探索解决途径。

【编辑推荐】

  1. 从芦笋片1300%利润看医疗器械价格控制
  2. 新医改拷问VIP病房扩建
  3.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亟待发展 医改意义大
  4. 时评:新医改已逾1年 为何还没管住天价药片
  5. 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
【责任编辑:落叶情思 TEL:(010)68476606】

标签:农村卫生  医改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