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李包罗:医疗行业信息化具有更大挑战性
李包罗:医疗行业信息化具有更大挑战性
  • 2010-05-10 16:19
  • 作者:李包罗
  • 来源:e医疗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信息技术在许多行业的应用都已经相当发达。但是在医疗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落后于其他行业却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同一个病人的病历和信息即便是在,这个事实不仅发生在中国,而且也发生在全世界。为什么医疗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在全世界各个行业中相对落后呢?

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量和复杂性

第一个原因是医疗信息本身数据量大而且及其复杂。相对于医疗卫生信息,订机票、银行存钱、金融信息、网上银行等所涉及的业务和处理的信息是极其有限的。而在医院,医学信息涉及医院的各个部门和医疗服务中的各个环节。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信息,医疗信息文件的数据规模也非常大。每一个病人的病历都象一本书,一本不断增长、不断变化,而且图文并茂的书。不仅如此,还涉及权限、隐私、安全、存储、法律、医政管理、药物管理等等诸多问题。因此,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量和复杂性影响了它本身的发展,使其落后于其他行业信息化的发展。

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投资和利益主体分离

第二个原因就是所谓ROI(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在银行,一个新的服务项目的开展,其所投入资金、收入、回收时间、利润等等都是可以明确计算出来的。但是,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其他行业不一样,它的投资回报率很难算出来。医院花费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和软件建立信息系统,系统可以向医生提供关于病人的足够多的信息,比如既往史、现病史,曾经做过检查化验,现在服用的药物,抗生素使用的时间,诊断和治疗建议等等。医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迅速、正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医生的医疗质量提高了,给病人重复用药减少了,重复检查少了,病人得利了,而医院的利益其实是减少了。病人康复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和学习,企业单位和病人自己得利了。那么医院得到什么呢?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了,综合竞争力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高了,医院的信誉提高了,可以吸引来更多的病人。可是医院的服务也是有限度的,现在很多大医院已经饱和了,医生在超负荷工作,已经没有能力向更多的病人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常常是分离的,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果仅仅孤立地看一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常常会产生“这个投入合算吗”的疑问。而当我们把利益主体看作整个国家、社会和全民,同时把医疗保险也纳入进来时,你会发现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投入和产出就能够算出来了。

医疗卫生信息化是医疗制度改革的杠杆

在美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以上,尽管这已经是全世界最高的了,但是美国民众仍不满意。目前,美国依然还有45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美国政府。目前,美国各行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花费平均每员工每年为7,000美元,其中银行业更高达15,000美元,而医疗卫生行业仅仅只有3000美元。“美国在医疗领域信息化方面一直进展缓慢,而且投入远远低于其他行业”,这是希拉里得出的结论。

因此,尽管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医疗卫生的信息化上却没有分歧。两党都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使之成为美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一个有力的杠杆。每一届美国总统选举,也都会把医疗问题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这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选票重要问题。

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电子病历。英国准备投入115亿美元建立电子病历,美国也计划在未来10年内建立覆盖全国的电子病历。美国总统为此还任命了一位协调官,我曾经亲自问这位协调官:“文献上说美国要花费2000亿美元,在10年内为建成电子病历,是这样吗?”他回答说:“Yes. But, at least!”(是的,但至少这么多!)。

现在,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医疗信息化建设,卫生部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医疗卫生改革“四梁八柱”的一柱。尽管医改方案还没有出台,各种方案还在论证之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不管是政府主导派,还是市场主导派,都把信息化建设放在医改中极其重要的位置。

【责任编辑:靖楠 TEL:(010)68476606】

标签:李包罗  信息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