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新医改 >  新医改方案提出“多点行医” 一石激起多重浪
新医改方案提出“多点行医” 一石激起多重浪
  • 2010-01-12 10:57
  • 作者:佚名
  • 来源:比特网

一个医生只能在一家医院注册行医,这个几十年一贯的“行规”,眼下正面临变革。

新医改方案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这一具有破冰意味的新举,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赞同:让专家“走穴”公开化、合法化

“在欧美许多国家,医生是自由职业者,今天在这家医院上专家门诊,明天到那家医院手术,是很正常的现象。比如英国的心脏科专家,一般都在4-5 家医院执业。新医改方案提出探索医生多点执业,可以说是与国际接轨。”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徐标主任,对医改新政持相当赞成的态度。

林旭(化名)是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大牌专家,肺癌手术做得特棒,隔三岔五就会有外地同行邀请他去“走穴”。这样一位技术很“牛”的医生,正规渠道收入并不高:工资单上每个月能拿到手的收入为4050元,奖金收入则是“大锅饭”,每个月都在1500元上下。“外科医生朝手术台上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达十几个小时,且不能出任何差错,所以精神压力特别大。”林旭深有感触地说。“风险大、压力大,收入上却体现不出来,心理上很难平衡。”林旭坦言,“所以,有本事的医生特别是各科大腕,周末都会以会诊的名义到外地‘走穴’。”

南京一位做心脏介入手术的专家告诉记者,春节后到现在几乎没在家过过双休日。周末风尘仆仆出发,周日晚上“满载而归”,成为不少外科大夫的另类行诊。

周末走穴一次,行情几何?“到本省外地医院做一台手术,报酬多在3000元左右。通常都是一天连做两台,相当于在本院干一个月的收入。”林旭透露。另外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出场费”因医生的职称、名气及手术大小、病人经济状况而不等,比如心脏手术、复杂的肿瘤切除术,主任医师的“出场费”多在5000-6000元。

“不过,走穴也不轻松。”林旭告诉记者,利用周末时间走穴,时间都卡得特别紧。到一二百公里范围内的医院,都是自己开车、当天来回,而一下车就得上手术台。“如果政策允许医生多点执业,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到别的医院注册行医,不必像现在这么匆忙,更不必藏着掖着。”林旭由衷地表示。

据了解,对“多点行医”,医生们大多持赞成态度。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新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3.5%的人对“医生院外行医合法化”表示支持。

分析: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化”的多赢选择

“允许医生多点执业,是一项德政,对医疗资源均衡化很有好处,我举双手赞成。”南京台资明基医院副执行长江明洲,对医改新举大加赞赏。

江明洲直言,现在大陆很强调医疗资源均衡化,而人才是最大的资源。目前,优质医疗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基层医院人才比较缺乏。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对解决中小医院人才短缺问题会很有好处,患者也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选择专家,而不必都挤到大医院。

江明洲认为,医生多点执业也给民营医院发展带来利好。他说,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公立大医院的专家就可以到民营医院上专家门诊。人才的这种“柔性流动”,也会促使公立医院营造更好的用人平台,促进医疗市场良性竞争,民众将会成为最大受益者。

“探索医生多点执业,其实质是解放医疗生产力,会给患者带来看得见的实惠。”沭阳县人民医院院长周业庭认为,现在百姓看病难,不是找普通医生难,而是找专家难。允许医生多点执业,本地百姓不出县城就能找到省城专家看病或做手术。作为一所由公立医院改制而来的民营医院,沭阳县人民医院与公立大医院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每个双休日都会请公立大医院专家前来给患者主刀。“大医院的专家‘悄悄地在外面干’已是公开的秘密。与其让‘走穴’成为一种潜规则,还不如开放一条生路,让医生名正言顺地干,这对医生和患者都更有好处。”

周业庭还算了一笔账:请大医院的专家到县医院给患者做手术,其花费,比患者直接到大医院住院,至少要节省一半。

顾虑:政策虽已“破冰”,体制障碍尚待破解

对医生多点执业,公立大医院的“掌门人”们大多持谨慎乃至不以为然的态度。

南京市一家三甲大医院的院长拒绝对医生“多点执业”表示看法。而一家省级大医院的高管则表示:“站在医生的立场,我赞成多点执业;站在管理者的立场,我认为医生多点执业弊大于利。”在记者答应不透露其身份和姓名后,这位同时也是外科“一把刀”的高管,道出了顾虑:

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发生“吃里扒外”的事怎么办?譬如我院专家,在本院做一台手术的收入,肯定不如在外院做一台手术获得的提成多,允许多点执业,专家就有可能把本该在我院手术的病人介绍到外院去,一个、两个不要紧,多了肯定会影响医院收入,而管理起来则会很有难度。

多点行医,意味着医疗行为将会进一步市场化。医生到外面去兼职,基本上都是冲着钱去的,而不单是去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性如何体现?

谁还肯花力气培养人才?医学人才的成熟周期长,培养成本也比较大。如果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一般医院干脆花钱聘用大医院专家得了,何必费事劳神自己培养呢?而公立大医院也必定考虑: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却要让大家共享,我干吗要花这份力气呢?

不仅如此,还有体制上的障碍。一家大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欧美发达国家,医生是自由职业者,多点执业不存在体制障碍,“而我国公立大医院的医生都是‘单位人’,享受单位所有工资福利待遇。多点执业,说难听点是医生自己‘捞外快’,一般单位都不会允许的。”

医生多点执业,法律上目前还是禁区。我国《医师法》规定,医生在哪家医院注册,就只能在哪家医院执业,异地行医则是违法的。目前,这条法规尚未改变,因此,多点行医尚无法律依据。而事实上,我省“龙头”大医院——省人民医院,在4年前就曾被列为医生“兼职兼薪”试点单位,后来就是因缺少法律依据而告流产。

业内人士指出,医生多点执业,说起来好处多多,真正操作起来则有一定难度。对此,既要积极探索,也不能操之过急,应当综合权衡利弊,特别要注重破解观念上、体制上的障碍。

 


标签:新医改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