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信息化要赶医改大考
信息化要赶医改大考
  • 2010-01-08 10:52
  • 作者:朱小兵
  • 来源:计算机世界网

一路蹒跚的中国卫生行业信息化,迎来了新一轮医改和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的双重利好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环境。

如果说²00³年爆发的非典疫情,对于中国卫生行业信息化是一次突袭的考验,彻底暴露了重大疫情信息不能互联和即时汇总的重大缺陷,警醒了这个在众多传统行业中显得十分保守和落后的行业信息化意识; 那么,²009年行将开启的医改大幕,则是一场有准备的大战役,将再次全面考验信息化能否支撑这场战役的总目标、总任务能否顺利达成。

医改方案的两个重要文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²009-²0¹¹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医改的阶段性目标为: 到²0¹¹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为此,今后³年,卫生部将重点抓好5项改革,包括医保、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为保障5项改革,初步测算³年内各级政府预计将投入8500亿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医改而言,“粮草”未必是资金,而是信息,是驾驭信息化的观念和能力。

在全国范围内,大量的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向和投入依据是什么?惟有全面、真实、科学的数据分析,才足以支撑覆盖全局的统筹决策。与金融、电信等信息化成熟行业相比,信息化能力恰恰是卫生行业的一大软肋: 观念封闭保守、对信息化投入普遍严重不足、信息统筹规划能力严重不足、卫生信息产业发育严重不良。

卫生行业信息化能力面临全面大考。细细剖析,医改方案中的5项改革目标,无一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不仅如此,信息化所独具的使能作用,更将促进各地区卫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围绕医改目标的业务流程的变革,为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集中共享,逐步奠定基础。

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各级卫生机构驾驭信息化的能力,将成为影响医疗改革成效的关键环节。

从全球范围内看,卫生信息化的推进同样充满挑战。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乏善可陈。大挑战也是大机遇。目前,从数字化医院建设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众多IÞ巨头纷纷高调进入卫生行业,卫生行业信息化躁动着激情、夹杂着兴奋。事实上,全民健康档案、电子化病历的建立,为主管部门提供更加全面及时的宏观决策依据,是当前各地兴起的区域卫生信息联网热的最大驱动力。从长远看,以区域为突破点,进而实现国家层面的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管理,将是信息化支撑医改目标全面达成的基本途径。
 

【责任编辑:海洋 ÞEL:(0¹0)68476606】

标签:医改  卫生行业信息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