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新医改 >  新医改征求意见:社区医生受鼓舞 大病患者盼好药
新医改征求意见:社区医生受鼓舞 大病患者盼好药
  • 2010-01-11 15:11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州日报

千呼万唤的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终于浮出水面。《广州日报》昨日((15日)在A2版对新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新方案中“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把一般诊疗引向基层医疗机构”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广受市民关注。与此同时,方案中所提出的“取消医院药品加价”由于涉及到公立医院的生存问题,一时间也成为了广大医院管理者、医务工作者热烈讨论的焦点。为此,记者昨日(15日)采访了来自不同医院、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听听他们对医改新方案的看法和期待。

医院意见

“医改对部分热点问题模糊带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李庆丰说,从总体来看,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与他预料的没有太大差别。关于医改,目前看来大的方向还是比较明确的,对于以前讨论的热点都涉及到了。

“但是,这个新方案现在只是给出了几个原则,到底该怎么具体操作,还是让人很期待。比如方案提到要实行医药分家,到底怎么分?如果国家补偿医院的话,到底会怎么补偿?还有诸如医疗机构以后由谁来管?这些都不甚明了。”此外,李庆丰认为,医院到底该走市场化的道路还是国家收起来管,对于这点新方案没有表态,表面上看是“兼容并蓄”,其实还是没有说清是向左还是向右,希望能早点明确这个问题。

“做手术比理发都便宜”

南方医院医务处的田柯则表示,看了新医改方案,其中的几大亮点让人非常兴奋。“对于医院来说,这是机遇,更是挑战!”

第一,新医改方案有望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医院担负着很大的经营压力,加上医疗保障方面的问题,导致所有的矛盾都推到医生和患者之间。现在增加政府投入,可以说从源头上缓解医患势如水火的局面。第二,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现有的医疗资源会增加并分级,老百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挑选适合自己的医疗服务,有钱人可以多花点钱享受更好的服务。第三,实行新方案之后,医生的价值有望得到相应的体现。比如说现在做阑尾炎手术,医生、护士、麻醉师忙乎几个小时,手术收费却只有三四百元,而手术耗材的收费却达到上千元,有些医生开玩笑说,我们做个手术比理发师理个头发都便宜!

新方案实行之后,随着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大医院门诊量应该会下降。现在很多大教授整天都在看感冒发烧,门诊量减少了,他们可以集中精力看疑难杂症,把好钢用到刀刃上。

还有一点担心的是,新方案到底会怎么操作,各个环节之间怎么衔接,这一点对改革结果至关重要,现在还有待试点后再决定。

“公立医院可否带有营利性?”

“我感觉对医改方案谈不上满意与否,但整个方案是积极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部副主任蔡湛宇表示,公立医院最关心三个问题,一是医疗补偿机制,二是医疗服务价格的形成,三是病人付费方式,后者与医疗纠纷以及医院经营都有关系。“这三个问题在方案中都有明确体现,尤其是在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方面,体现了劳务的价值,并通过医保这种第三方付费的形式,解决了病人付费问题。”

不过,蔡湛宇也表示,“医改对部分热点问题模糊带过。”一是对市场与公益的矛盾一笔带过,“市场方式与政府主导是有一定矛盾的,方案未解决这个问题。”二是没有定义公立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公立医院是否可以带有营利性?”他表示,作为公立医院,其运行成本应该由政府承担,但现在同为公立医院,却存在政府的投入厚此薄彼的情况。“方案显示,政府今后将鼓励多元化卫生投入,如果一些医院引入社会资本,届时将如何定义其性质?”

他表示,方案提及公立医院应将资源下沉,鼓励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托管和重组,此举为实力雄厚的大医院组团式发展提供了契机。“方案虽然没有明确提及‘医疗集团’的字眼,但可以理解是开了这条路。”

患者心声

小病其实更需要医保

对于新医改方案,“看不懂”是相当一部分市民的心声。记者昨日下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挂号处前随机采访了10名市民,其中6人知道国家刚出台了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但当记者问到他们对方案中的哪些内容最为关注的时候,却只有两位市民勉强回答出了“全民医保”和“基本药物制度”,其余4人都摇头表示并不清楚方案中的具体内容。他们直言:“这么长一份文件,内容太专业,我们老百姓看不懂。”

不过,也有市民昨日仔细研读了各大媒体报道的医改方案。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一名胃癌患者,同时也是参加了城镇职工医保的退休人员,李先生对记者说,新医改方案中他最关注的就是基本药物制度。“我在胃癌切除手术后需要接受化疗,一些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物并没有被纳入目前的医保基本药物目录。希望即将建立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能多纳入一些新药、好药,让我们不仅能看得起病,还能把病治好。”

另外,对于新医改方案中透露出的“医保向门诊小病延伸”的信息,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周佩谊女士就表示“是件好事”。她说:“其实像我们这些年轻人,得大病、住院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反而因为小病看门诊的机会比较多,但现在看个感冒就得花五六百元。所以说,其实小病更需要医保。”

社区医生

“我们等着大干一场”

得知新医改方案提出要“通过提高报销比例等手段,鼓励有病先去社区医院,实行社区首诊制”后,不少社区医生都表示大受鼓舞。越秀区某社区卫生中心的年轻医生小赵坦言,目前在她所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部分的首诊病人都是公费医疗关系挂靠在该中心的市民,对于其余的市民来说,“即使是像普通感冒、发烧这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全可以‘搞掂’的小病,大部分人都不会把首诊地点选择在这里。许多病人都觉得:‘反正我到大医院看病也是花钱,到社区也是花钱,我为什么不找医疗水平高些、环境好些的大医院呢?’”她相信,只要能拉开社区医院和大医院之间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就能吸引更多市民小病到社区、首诊到社区,“如果方案能规定所有享受医保的人员都必须选择一间社区卫生机构做定点,效果应该会更好。”

她还表示,“我们等着大干一场”,由于社区卫生机构的地理位置一般邻近居民小区,所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方面应该大有发展前途,比如现在的家庭病床的服务,就为许多家有老人的市民减轻了后顾之忧。“但是因为这类服务的地点是在卫生中心以外,所以希望政府在提倡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同时,能出台一些细则作出明确规范,以避免在上门服务的过程中发生医患纠纷。”

专家视点

加快医保城乡一体化

“老百姓很关心医药会不会分家,其实医药分家的核心并非药房是否从医院撤走,而是能不能改变‘以药养医’、医院依赖药物生存的现状。”作为呈交国务院第十套医改方案项目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他特别赞同意见稿中“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收取药事服务费等试点,引导医院合理用药”的观点。

“以内科医生为例,目前查房根本不收费,所以必须靠药物来‘养’,如果能按照意见稿中指出的‘按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的服务,实行分级定价’,那医生的技术劳务价值就能直接体现,无需再依赖药物收费来‘养医’了,这样的方法就很好。”曾益新认为。

对于新方案中提出的要把“一般诊疗引导向基层”,曾益新也特别赞同。他说:“咳嗽既可能是感冒引起,也可能是肺癌引起,难道一开始就得去专科肿瘤医院检查排除吗?当然不是。其实基层社区医院就是承担‘看门人’的工作,完成对疾病的初步筛选。”

对于广东如何构建自己的医改方案,曾益新首先肯定地说:“广东省这几年在医改方面迈的步子一直很大,走在全国前列。”类似全民医保、对村医进行补偿、建设城乡医疗一体化等都已在实施。

他指出:“目前广东乡村医生的补贴是每人一年一万元,我觉得这个标准还可以再适当提高,从而吸引优秀人才真正深入基层、愿意当村医。”此外,他认为,医保的城乡一体化可以摈弃原有的卫生系统管一块、社保系统管一块、城镇居民一套制度、农村户口人群一套办法的混乱分割状态。

商业保险得到“名分”

在日前公布的新医改方案中,商业保险的市场地位及作用终于得到了明确,即“解决基本医疗之外的需求”,而方案中“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改革态度更令保险业内人士感慨,商业保险终于走出政策模糊地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尽管此前商业保险在医疗保险体系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定位,导致商业保险公司很多业务都受到限制,也影响了其积极性。

中山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宋世斌副教授告诉记者,过去医疗改革对于商业保险一直没有明确的政策定位,导致很多业务不能开展,这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给了商业保险一个正式的“名分”。“现在保险公司知道能做什么,不必再小心翼翼地试探政策空间,有助于其专注于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提高服务品质。”他表示,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只能保证最基础的医疗保障,主要满足低收入人群的需要,而作为补充的商业保险就可以针对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展开服务,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表示,“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直接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

从定位看,商业健康保险主要发挥补充作用,基本保障需求以外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以及新农合等经办管理业务领域,都将成为商业健康保险未来的发展空间。保险公司对这一消息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中国人寿广州分公司团险部经理孔东星表示,新方案使保险公司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记者 纪晨璐)

记者手记

医生笑称:

我们是“改革”的对象

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医改新方案终于在前天露出庐山真面目,并迅速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对于老百姓的关心,广州医疗界似乎陷入了不同寻常的集体沉默,不愿对方案多加评论。

连日来,多家三甲医院院长以“方案太复杂,需要认真学习一阵子”为由婉拒媒体采访要求,而愿意发表意见的普通医生更是一再谨慎地向记者强调“千万不要署我的名字”。

记得去年底,各机构提交的九套医改方案曾因未充分采纳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意见,深受诟病,在广东省医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庆典上,医疗界人士愤而予以抨击,要求“多听听医疗界的声音”。随后,以广东省医疗界人士为主的咨询项目组向国家提交了第十套医改方案,即俗称的“广东方案”,其中“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完善”观点果然在这次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得到体现。

如今,当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医疗界的沉默不由让人纳闷:为何在需要专业人士发出声音时,大家却选择沉默?

一位不愿署名的医生的话,似乎可以为沉默作出注解。他表示,这次医改方案只是搭建了一个框架,在公立医院改革、医疗服务方面具体怎么改,要看各省的动作,因此医疗界仍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他更笑称:“我们是‘改革’的对象,敏感时刻与其多说,不如老老实实做事。”

【责任编辑:风逝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保城乡一体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