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新医改 >  大医院应引领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变革
大医院应引领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变革
  • 2010-01-27 17:07
  • 作者:佚名
  • 来源:互联网

主持人:华西医院是非常难以复制的,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在区域卫生方面,华西医院将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石应康:华西医院有一个特殊的环境,是因为在西部。当然也有一旦医院到一定的规模,差不多2500张床位以上,医院的管理就更具有挑战性,怎么样管理这也是个难题。大家不应该简单的模仿床位,更重要的是怎么样体现一个大医院的社会责任感。怎么样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以前过去更多的关心是自己医院内的事情.未来在医改可能要求一些有实力的大医院起引领作用。可能未来对于我们社会责任的要求和在社会方面多做一些贡献的要求,特别是引领医院的成长。怎么样缩小差距是大医院的责任。

浓缩起来讲,就是怎么样引领和带动区域医疗卫生机构的变革和服务水准的提升。多用几句话讲,就是怎么样在区域内借助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在区域的医疗卫生当中推荐分层服务。就是县市医院该做什么样的服务,像我们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医院该做什么样的服务,然后把信息系统把我们整合在一起。通过医疗服务的分工和整合,让我们现有的资源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

另外,在医院管理中,怎样以我们的战略目标去改进我们的很多流程,然后推动区域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带动区域内医疗服务的水准、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和医学临床的科研。我们研究应该做什么,应该跟我们社会服务更加密切,去研究哪一些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是投入少产出高的。

大家都想用很贵的,增加十倍20倍的付出,提高百分之几的疗效,这个肯定是我们基本医疗承受不了的,所以这个也应该是我们临床研究做的。我大概想到对于我们这么大的医院,一个改变理念,更多承担一些社会的责任。医改,不光考虑医院的问题,还要考虑区域的问题。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怎么改变服务模式和生产方式。比如说过去的服务模式是医生自己说了算,是农耕文化,同一个科室有10个大夫,10个人讲话都不一样,所以病人有时候到了同样的科室,得到的都不是一样的答案,病人会说总有一个是最好的,为什么你们不提供一个大家一致认为最好的方式给我?

另外一个就是生产方式,我们医生实际上跟工厂不一样。工厂完全一个服务、一个产品,是按照供需来的。病人到医院不是,你要到门诊出去、进来。实际上是医院的所有的科室和部门给你提供的。所以医院的管理比工厂要复杂的多,那这些部门之间怎么样很好的协调,这里面就有很多资源可以节约。比如说你住进医院你要做CT检查,我们的工作方式就是一天只上八个小时的班,做满了不做了。还有一种方式是改变生产方式,我的服务模式变了,成了停人不停机。你本来要等三天,现在只等一天半这就是模式的改变。

只有服务模式和生产方式变了,资源的利用使用变的更加合理,服务的量才能上去。量上去了才能体现公平。

主持人:公立医院改革可能是最困难的,您觉得从哪一方面切入比较容易呢?

石应康:具体的讲,比如说药品的问题,现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说了一些,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可能是怎么样去改变我们刚才说的服务模式和生产方式,使我们的效率和指标更高。有很多问题,本身这个政策制订不是公立医院制定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政策的导向。所以我觉得公立医院改革最重要的,好的医疗资源都是在公立医院。新农合的保障提高了,农村看病的多了,我们没有做好这个准备。从人才到技术都没有准备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最重要的是要制订一个好的政策,导向的政策,能够改变我们的服务模式和生产方式,去提高我们的质量和效益。我们这块现在已经感到倍感压力的资源,能够提高它的劳动生产力,去满足这种服务。通过我们自己,要提供的服务应该是物有所值的服务。

这种过渡的医疗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服务模式和生产方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是,不要去做和社会脱离太远的研究,去做一些真正研究了以后就可以用的。就是哪一种检查,哪一种治疗哪一种方案作为我们的推荐,怎么样形成医生的共识。这里有一个要求,你把性能和价格放在一起,你可以找全世界最好的讨论,然后定下来,就变成了我们医生的共识,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标准化了,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以药补医,这个是国家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当年也是政策导向做出来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一个政策一定要考虑经济基础,不能只讲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不可能树立起来的。比如说药品的问题,你本来就是用药品这块,你现在把这块拿掉了,经济基础怎么来?你再去加上一个服务费,这不是一回事情。这不是事倍功半嘛。

主持人:您会允许您的医生多点职业吗?

石应康:我在医院院长的位置上,我一定会要求,你既然在我这工作你一定要按质保时的工作,如果我不在院长的位置上,对医生来说,那肯定是。人肯定是这样,任何人都是这样。他会考虑自己的利益,会考虑对他劳动的认定。

主持人:您对于补偿机制怎么看?

石应康:补偿机制本身就是现在要变动,以前有一个规则做的,就是以药补医。另外以前还有编制之说,你的服务量大,编制数就越多,编制数以前发工资的。这个跟政府官员不一样,政府是政府发工资,医院是靠你的运营发工资。你退休了是在卫生部门拿退休金。现在是规模扩大了,我们是4300张床位,三分之二的人都是聘用制,你不但要发工资,还要交社保的费用,以前是不用的,现在要增加一个运营的成本,退休了之后是要到社保拿的。现在认知制度改革的话,成本比以前更高了。

如果是以前的补偿,药品的补偿,如果没有了,又要少一大块。所以我说除了上层建筑之外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经济基础才能做这个改革,但是到底怎么做好,确实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国家全包了就变成懒汉了,英国的医生很舒服的,但是国家受不了,养不起这些懒人,庸人。所以到底怎么样补偿,确实很难。你补偿的太多了,效率就没有了。

【责任编辑:风逝 TEL:(010)68476606】

标签:区域医疗卫生机构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