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业内要闻 >  血液安全 人命关天
血液安全 人命关天
  • 2010-01-27 09:18
  • 作者:陈钧
  • 来源:e医疗

2008年3月15日,一男子来到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献机采血小板,当中心工作人员输入该男子信息后,采血信息管理系统报警显示该献血者2月28日在通州血站献过机采血小板,离上次献血间隔仅为16天。由于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间隔为1个月,因此,在北京血液中心的机采登记处被有效的阻止本次采血。

象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采血联网系统的运行使用既能有效的防止异地已经淘汰的血员在本地再次献血。联网后累计核查不宜献血约1000人次,平均每天筛查出5~10人,避免了血液的浪费,保证了血液的质量和献血员的身心健康。

北京市卫生局血液管理系统试运行以来,为血站间调配血液和各医院库存统一调配提供依据,并多次有效地阻止异地淘汰血员再次献血和献血间隔不够而频采现象。

在谈到北京市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时,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琚文胜主任认为:血液管理系统实现了从血液采集到用血医院,再到输血病人的全部血液信息跟踪,保障血液的质量和病人的输血安全,可以有效地进行全市血液的合理调配,为抗震救灾和保障奥运期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用血做出贡献。

血液管理需信息化

1986年,法国发生了因输血污染致使700多人感染艾滋病的严重事件,血库管理不善是这起事件的直接原因。现在世界各国对血液的管理相当严格,而信息化是重要的手段。

在我国随着输血事业的深入发展,国家对血液质量、输血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卫生部最新发布的《血站管理办法》要求对血液加工、储存、运输温度监控管理进行完整准确的监测、跟踪及控制。为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提供现代化的手段,是保证采供血机构的切身利益和现代血液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邱艳副主任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经过血液可以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热带的寄生虫等很多疾病。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溯源,开展流行病学的研究,有效地监控血液加工的过程,对保证血液安全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她强调:全球对于血液的安全高度重视,对血液的管理是血液安全的保障。由于血液是从大量的献血者中采来,因此在出现安全问题时,溯源就非常重要,而溯源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就很有必要。信息化在血液的采集、加工、管理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管理作用,其目的是保障血液的安全,进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卫生部对血液管理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

卫生部2006年全国血液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加强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要进一步加强采供血机构的现代化管理和省内统一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建立和规范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充分挖掘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特别要加强信息统计和相关数据分析工作,为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为各级主管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力争2~3年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区域内统一网络信息系统建设,逐步推进跨省和全国的信息联网工作。

血液管理系统的目标

从全国范围来讲,无偿献血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血液工作的管理模式还很不完善,距离真正实现全市范围内的数据交换和自动化管理还有较大的距离。长期以来,北京市血液管理一直延续以手工操作流程为主、各血站相对独立运营的方式。市血液中与各血站之间信息沟通很少,血液信息没有形成完整的闭环,即使一些单位使用了计算机系统,获得的仍然是许多不连续的信息。同时,由于血液管理的不规范,造成了阳性血液的传染率增多,乙肝患者急剧上升,还有艾滋病的传播,都警示着血液管理的改善刻不容缓。

为了落实卫生部2006年全国血液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北京市卫生局于2006年启动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血液信息全面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对献血者信息、检验信息、血液信息等进行有效管理和全面分析。建立全市统一的血液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血液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为实现血液信息溯源追踪和应急指挥提供数据支持,辅助各级采供血机构保证血液质量,为血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第一个血液管理地方标准

北京市血液地方标准《血液管理信息指标代码与数据结构》(DB11/T486-2007)于2007年3月22日通过专家审查。专家组认为:目前北京市没有关于血液管理信息方面统一的地方标准,制定血液管理信息地方标准对于北京市血液管理信息的共享、交换及接口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充分遵照了血液方面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广泛征询了血液行业内的业务和信息专家的意见,基本能够满足北京市血液信息处理工作的需要。

邱艳副主任在谈到标准时,反复强调其重要性,她认为:现在全球都在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对采供血的过程进行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采用了ISBT条码,国际输血协会拥有这个条码的知识产权。ISBT从编码的角度对所有血液产品的种类、血型、有效期等信息进行管理。这样对整个采供血过程包括献血源的信息都进行管理。通过这个管理能准确地定位每袋血液的来源,加工制备的过程,以及检测的结果,最后与病人的信息相关联,保证每袋血能够溯源。

作为北京市血液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血液管理信息指标代码与数据结构》于2007年7月正式对外发布,是全国血液管理信息方面第一个地方标准。该标准实现了全市统一的血液产品编码,医疗机构统一了输血申请书等业务表单,为系统将来的扩展应用、升级、接口等提供了依据。

系统数据中心和IT平台

北京市血液管理系统不仅涉及采供血机构的信息化管理,而且是涵盖卫生行政管理层、采供血管理层、用血医疗机构层的多应用层次的管理平台。这种垂直监管与横向协作交叉的多部门体系间的信息流是复杂的网状沟通模式,信息流之间可能会由于数据的源头和方向不一致而造成统计汇总数出多门。

本系统的开发商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公司项目部经理王涛先生说:系统非常好地解决了上述体系结构下信息流通与管理协调的沟通问题,通过建立从卫生局主管部门到采供血机构再到用血医疗机构的三级网络架构的数据交换平台和集中的数据中心方式,统一了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与交换机制,使采、供、用血的网上信息有序的交换与共享,满足了业务与管理上对信息的需要。 ( 如图1,图2,图3 )

系统选用IBM X系列460服务器做为平台主应用服务器和主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数据存储产品的技术要求,选用华三通信公司的Neocean IX5000做为集中数据存储方案;网络系统采用华为QuidwayS5600系列交换机和华为 Quidway AR28-10/11模块化多业务路由器;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 10g数据库;数据容灾备份系统采用M2ars Backup Advanced企业级跨平台存储备份软件;安全系统采用瑞星杀毒软件2006网络版。

系统特点

1. 强化技术标准和规范

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结合北京实际业务特点,从业务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角度逐步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避免同一业务环节的多重处理方案。对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内容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行业内项目代码,形成北京市血液地方标准。

2. 采用GIS的血液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

在市卫生局血液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上使用GIS系统,直观展示采供血机构的供血关系、供血半径,直观的进行血液数据的区域性统计分析、了解全市医院分布情况,采血点的分布情况、供血关系分布情况、血液的溯源跟踪情况。

3. 血液业务数据真正做到了全市实时共享

在全市采血车上使用无线互联网、在血站内使用宽带网络做到全市血站的献血者信息、淘汰献血者、稀有血型献血者的信息共享。

4. 北京市献血网自动信息发布与献血服务

北京市献血网通过系统数据交换平台,自动发布业务,数据准确及时无误。献血者在一个网站上实现献血指南阅读、网上咨询交流、献血地点查询、献血预约登记、献血事后查询等一站式服务。

5. 实现对北京市血液大库存的整体管理

通过全市采供血机构、用血医疗机构的库存、过程信息之间的共享, 为全市血液的采供用、调剂调配提供了数据基础;使北京市血液在“采供用”各环节链上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程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库存优化,实现全市血液的安全高效的采集使用。

在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5月12日下午2点,汶川地震发生,灾情就是命令,一切为了抢救生命。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紧急动员起来,在卫生部和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下,投入了抗震救灾的战斗。5月13日北京血液中心向灾区紧急调出血液6000多单位,北京市民踊跃献血,12~18日内献血人次骤增,每天采血量是平时的5~10倍,其中5月13日最多,一天采血4000多人次。面对采血和调出血液数据量骤增的特殊情况,血液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抗震救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震救灾期间,通过“北京市献血网”市民和单位进行网上献血预约,网站及时公示抗震救灾期间全市组织献血情况,全市血液库存及偏型情况等,为市民了解血液库存,为有序献血组织与库存调整提供了重要信息保障。针对市民比较关心的抗灾期间献血问题,北京市献血办组织人员与网民互动,网上回答问题,及时发布《献血指南》等资料,抗震救灾期间“北京市献血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IBM捐赠高端服务器

5月15号,IBM 向北京红十字会血液中心捐赠了第二批企业级高端服务器、业务流程和数据库管理软件和服务。

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作为卫生部重点指定为四川地震灾区供应血液的单位,得到全国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要求为灾区人民鲜血的人员激增,血液中心采血量为日常的十倍。由于事发突然,血液中心现有的一台查询服务器由于业务量的突然增加,献血者信息查询速度缓慢,献血者等候献血时间有的长达9小时。检验科的服务器也由于血液化验标本过多,检验数据剧增,检验结果发布为正常时间的一倍。

IBM 在5月15日中午得知这一情况后便立即开始行动,在晚上已经将2台企业级高端服务器送到了血液中心。工程师连夜开展安装,并最终16日上午完成工作。目前,血液中心正在对系统进行重新部署,很快就能投入全面使用。

应急演练 保障奥运

为备战奥运,确保做到全市采供血与临床用血系统网络运行的万无一失。6月26日,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成功接受了相关部门组织的一场“北京市血液信息系统应急模拟演练”,并被当场确定在全市系统内演练经验推广。

本次演练是根据市卫生局、市公安局的部署和要求,由血液中心精心组织。演练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任总指挥,应急小组副组长在现场指挥,市公安局文保处、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领导现场指导监督,通州血站、密云血站等采血单位领导及血液中心各业务科室负责人近40人参加了演练。

从当日上午9时40分开始,血液中心分别模拟发生仅有电力供应,所有服务器、网络和业务系统均瘫痪的红色应急程序、中心网络核心设备不可使用及对外应用服务器双机中有一台不可使用等多个不同应急事件,进行了井然有序的演练。

各科室参演人员严格按照血液中心《计算机系统应急演练工作方案》统一部署,准时到位,安全演练,且基本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运行,获得组织者及参加者的一致好评。

演练结束后,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对演练情况进行了点评,现场决定由卫生局结合血液中心应急演练情况和全市采供血机构的实际,出台一个全市采供血应急系统执行方案,由血液中心针对应急演练系统迅速整理汇总出一套演练教材,提供其他采供血机构学习,并建议血液中心今后每月进行应急突发事件场景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演练预案,力争做到处理应急事件常态化,确保实现平安奥运目标。

结束语

系统于2008年4月28日正式运行,并于7月10日通过终验。专家认为: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北京市充足、安全、持续的血液供应提供保障;为满足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开展血液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市血液管理提供积极保障。

【责任编辑:钢铁小喷侠 TEL:(010)68476606】

标签:血液管理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