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1-26 17:46
- 作者:佚名
- 来源:互联网
无论是数万民众齐聚华府、示威反对奥巴马的美国医改,还是引起各方热议、允许公众“用脚投票“选择医生的英国医改,医改话题从没有像今天一样吸引全世界人民的“眼球”。
一方面,各国政府的预算投入不断加大,医疗保健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投入市场;另一方面,却是各国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怨声载道、“用脚投票”,不断深化的医疗体制改革俨然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难题。
在我国最新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中,有关部门把“医疗流程创新”提到一个很高层面,并提出了“临床路径”的概念,为医改指出了新路径。与此同时,借助经济刺激计划的新机遇,各地对医疗信息化的投入进入了空前的高涨期。
面对政府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倡导的医疗流程创新———临床路径试点、以及8500亿元医改蛋糕,诸多国内企业也纷纷举起“降价”大旗,希望通过降低利润进入基本药品目录来直接有效地占领市场,希望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寻求一条扩张之路。而跨国公司却体现出了不同思路,一些跨国企业早已推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如拜耳的“早期干预”,诺华的“全面干预”,以及飞利浦的“全程关护”。
临床路径力促新医改
据《经济学家》杂志于2009年7月完成的关于全球医疗体制改革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对当前本国的医疗体制均表不满。在美国,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对医疗体系的各方面都不满意,包括候诊时间、医疗水平及效率、药品价格等。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民众对当前的医疗服务只能“爱你在心口难开”?《经济学家》的调研报告给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结论:“当前我们仍在把二十一世纪的先进医疗技术应用在十九世纪的医疗体系当中。未来十年内最有影响力的创新势必是一种全新的架构体系,通过全新的医疗流程来实现医疗服务的全程关护。这其中,基于疾病症状的全程关护的意义甚至比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更重要。”
无独有偶,当前正在国内大力推广的“临床路径”与《经济学家》推崇的针对疾病症状的医疗流程创新甚为相似。“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该模式罗列了计划提供的治疗项目,相应的治疗结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进度表。临床路径是一种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其范围涉及调查报告、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护理措施和患者教育。可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随意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与效率的作用;也为医疗保险机构按病种付费合理报销医疗费用奠定了基础。
记者从卫生部了解到,今年卫生部将分批研究制定常见病、多发病和费用高的诊疗项目的临床路径100种,以期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上称,制定临床路径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
心脏病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指出:“正在进行医改的中美两国的政府,无论思路和做法有多么不同,最终目的均是要通过提高效率,提高质量降低费用。目前卫生部正全力推动制定疾病的临床路径,其实质也就是优化流程。从政府到临床到企业,大家的视野是一致的,提升医疗设备技术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怎么镶嵌到各个环节,最终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这是中美两国走出医疗困境的根本出路,也几乎是唯一出路。”
“全程关护”助力流程创新
尽管有关方面已经意识到创新医疗流程究竟有多么重要,但事实上,医疗流程创新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新医改提出“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把“预防”和“康复”提升到与“治疗”同等的地位。这需要从个人到整个社会的观念和行为的相应改变,也需要从政府到医院、设备生产企业、服务提供商等相关各方的高效互动。
《经济学家》在其近期的一份关于医疗行业创新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众多行业已经意识到消费者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但医疗企业却似乎还在回避这个问题。尤其是国内医药企业,目前仍然习惯用“降价”来获取市场,寻求扩张之路。这方面,跨国医药公司或许是个典范。针对医疗流程创新,一些跨国企业早已推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如拜耳的“早期干预”,诺华的“全面干预”,以及飞利浦的“全程关护”。
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兼全球首席医疗官EricSilfen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以人为本是飞利浦医疗开展工作的核心所在,飞利浦公司所有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均是以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需求为起点。针对某一具体疾病,飞利浦推出的“全程关护”模式运用整体化的观念来设计并提供对该疾病管理过程的完整的解决方案,这套围绕“人”来开展的创新模式旨在通过创新解决方案促进整体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合理配置,通过创新技术打通“预防、筛查、诊断、治疗、监测和健康管理”各个医疗关护环节的界限,简化医疗保健,从而帮助医疗机构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医疗服务竞争力,最终提高医疗服务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以人为本”的飞利浦“心血管疾病全程关护”理念围绕预防、筛查、诊断、治疗、监测和健康管理的每个环节展开,既包括针对急救患者的“从发现到治疗”方案,也涵盖了面向无症状病人的“快速分诊”方案,以及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微创治疗需求的“最小侵入性介入治疗”方案和以家庭医疗保健为主的康复管理方案。
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李洪山主任表示评价说,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起步之年。《意见》明确了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府责任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医改是个复杂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和卫生部门付出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飞利浦围绕“全程关护”理念的解决方案,是对促进整体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合理配置、提升医疗机构运营效率、降低总体医疗成本的一个积极、有益的尝试。
医疗信息化助力新医改
实施流程创新,优化简化流程,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转效率,离不开创新的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需要管理患者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流动,使医生随时随处获得必要的临床数据,更迅速更准确地提出治疗方案。因此,在医改流程创新中,医疗信息化扮演了重要角色。新医改方案中也提出,要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在新医改“一顶四梁八柱”中,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是其中重要一柱。
从2000年开始,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7年,医院的解决方案投入规模达11.2亿元人民币,IT市场总规模超过50亿元人民币。尽管如此,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仍然有待加强。为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在刺激经济计划投入的4万亿资金中,国家直接投向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达400亿元。
经初步测算,2009-2011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进行新医改,其中预计约4000亿将投入到医疗机构,每年新增投入约1300亿。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将对整个中国医疗行业产生极强的刺激拉动作用。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09-2010年中国医疗行业投资规模将达5800亿元,将带动信息化投资达到170.5亿元,而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基层医疗环境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将是医疗信息化投资的重点。这将给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带来重要机遇。
人口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了心脏病、肿瘤及妇科疾病等高发病率的增加,也刺激了对于医疗保健的进一步需求,医疗行业从未像现在这样多样化、复杂化而又充满前景。在过去的30年里,医疗保健行业在西方的发展超过了GDP的增长。在今天崛起中的中国,毋庸置疑,医疗行业前景也将势必被列入国家支柱型产业。
伴随着国家重点投入,医疗信息化方案将实现自我完善的转变。“医疗信息化正在逐步实现由‘收费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转变。”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文明先生在2009APEC经济体高官论坛上表示,“在过去一百年时间里,飞利浦一直致力于生产并提供世界领先水平核医学、影像、超声等临床设备。这一发展里程,在八十年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业务重点逐渐转移到需要临床解决的信息整合方面,将大量分散在医院不同地方的临床信息进行了有效的整合、筛选。”
张文明表示,从影像到临床护理到客户服务的飞利浦医疗保健业务整个体系中,医疗信息系统是其中的重要业务支柱,也是实现“全程关护”的重要一环。飞利浦医疗信息业务部门的使命是将正确的临床信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送达至正确的医护人员,更好的支持基于循证医学的疾病治疗,以达到简化临床工作流程、提高临床医护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