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业内要闻 >  美国医疗健康保险与信息化
美国医疗健康保险与信息化
  • 2010-01-26 11:22
  • 作者:佚名
  • 来源:互联网

美国医疗服务费用的昂贵是众所周知的,病人一天住院的费用就达到5000美元,一些人一个月的收入可能还不够支付一天的住院费。因此,在美国如果没有医疗保险,一次住院治疗的费用账单就可能让你倾家荡产。

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

美国的医疗保险有政府支付和个人支付两种方式。政府性医疗保险计划包括: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设置的联邦医疗保健计划(Medicare),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费医疗保险服务的州医疗救助计划(Medicaid或Medi-Cal),以及为小孩和退伍军人设立的医疗保健计划。另外,联邦政府员工的医疗服务也是由政府买单的,但一般是由政府购买商业保险来实现。

商业医疗保险是保险机构为企业、联邦政府员工和个人提供医疗保险产品,根据个人支付比例的不同,分为不同档次可供选择。但总体趋势是员工支付的医疗费用越来越高,或者即便费用没有增加,但是提供的服务项目却减少了。美国的商业保险主要包括HMO、PPO以及POS等形式:

HMO(HealthMaintenanceOrganization)是一种管理式医疗保险,叫做健康维护组织。其投保人初诊时必须要看GP,由GP根据实际情况转诊到本医疗网络(network)内的专科医院或医生。HMO保费低廉,个人不需付费,医疗网内医生的大部份医疗项目可100%报销,适合企业和团体为员工购买保险,其缺点是选择性差,不能患者选择希望的医院或专家。

PPO(PreferredProviderOrganization)选择医疗服务提供者组织。PPO是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医生、医院共同协商,彼此之间获得相互认同的优惠价格的医疗方式。PPO投保人可自由选择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个人投保费用低,但团体投保保费较高,看医生时个人需支付一定费用,多数情况下无法获得100%的给付等。

POS(PointofService)重点服务计划,结合了PPO的便利与HMO的便宜两大优点,是一种改进的HMO医疗服务形式。加入者只要多付10%至15%的保费、与大约30%的医疗费,就可以到任何地点,寻找任何医生诊病;并且100%给付。

美国主要的商业医疗保险服务机构有:凯撒医院(KaiserPermanente)、蓝十字(BlueCross)、蓝盾(BlueShield)、安泰(Aetna)、健康网(HealthNet)、太平洋医保(PacifiCare)等等。

目前,美国还有4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但是没有医疗保险并不意味着得不到医疗服务,他们可以去看急诊。按美国法律,急诊室不能拒绝任何患者,而且不用当时付费。急诊账单会邮寄到病人家中,如果病人支付不起急诊的费用就会成为呆账。这也是美国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人仅仅是简单的普通感冒也去急诊室,而真正的急重症患者可能需要等很久,造成美国急诊室效率低下。

医疗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的博弈

出于各自利益的原因,医疗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提供机构之间的博弈肯定是存在的,但由于美国这方面有着非常正规和健全的制度,因此这种情况不是很明显。保险公司对于医院向患者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有详细的规定。企业和个人所购买的医疗保险合同,以及保险公司与医院之间合同都是每年签订的。保险合同内容、保险公司给医院的肌肤条款,以及医院为病人提供的服务都是可以谈判商讨的。保险公司里有专门医疗职员(ChiefMedicalOfficer)负责与医院商讨制定相关政策,什么疾病应该提供怎样的治疗、检查和药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什么可以报销,什么不可以,报销多少都有详细的规定。但是,由于疾病的演变,医学的进步以及政府政策的不断改变,也会引起了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争执。医院会觉得保险公司规定过于严格,而保险公司则认为医院可能存在过渡治疗或浪费,双方为此相互争吵,甚至会打官司。不过,按照规定如果医生认为对于特定病人必须进行特定的处理,医院和医生则有权向保险公司申诉,提出特别申请,甚至上诉。

其实保险公司和医疗服务提供者是一种互益、双赢的关系。医院与保险公司的联合,可以争取更多的保险公司会员到医院就诊,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很多中国医院担心保险公司进来后会很强势,可能导致克扣医院本应获得的收入的问题。郑博士解释说:这种情况在初期肯定是会有的,这段路必须要走。但是从长远看来,在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不可能太强势。因为如果保险公司太强势,医院很可能第二年就会与另一家保险公司合作。“有竞争,就会有制衡,这就是双赢的关系,因为大家彼此需要。”

业务需求推动信息化的发展

保险公司的每一笔报账都必须经过筛选和审核,安泰保险公司是美国第三大医疗保险公司,几年前每天就要处理70万笔以上的报账筛选和审核,这么多的工作量是不可能人工完成,为此,安泰建立了计算机自动审核系统(AutomaticClientAdjudication)。这70万份报销都是首先用机器和软件进行自动审核,一些不能用机器处理的个案,如医生提出抗议或申诉的案件,则必须有人工处理。

美国有50州,每个州政府都有一个负责医疗的官员(HealthCommissioner)和负责保险的官员(InsuranceCommissioner)。这两个部门要对医疗和保险进行非常严格的监管,而且每个州每年对医疗和保险监管的法律经常发生变化。由于美国的保险公司大多都是全国性的,所以公司必须经常根据每个州不同的法律来修改和升级信息系统。另外,由于保险公司的产品众多,每个客户所选择的产品不同,给付比例也不同;保险公司与医院和医生的协议不同,支付额不同;加之数以百万的会员,所有这些是不可能手工完成的,因此,信息化建设就变得非常重要。而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DRG、ICD10等医学标准的应用,使医疗保险信息的自动处理成为可能。

任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是要满足自身改善业务和服务的需求,而不会从一开始就顾及到别人的需求。因此,要在不同的企业和组织之间建立共同的网路,最重要的是参与各方必须达成共识,必须确定目的、主导和驱动力。政府主导的项目固然以国家整体的目标和利益为重,而企业投入了时间,人力和金钱,就必须取得各自应得的收益。因此,必须把各自不同的需求组合起来,尽管不可能满足各自全部的需求,但只要大部分需求可以满足,就应该形成一个共识,然后把效益和利益确定清楚,否则合作的意愿不会太大。

美国的区域卫生信息网络(RHIN)搞了20年,但还是不成功,RHIN也没有与保险公司的系统连接。由于参与RHIN的机构是完全自愿的,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观点,因此要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很不容易。尽管奥巴马政府已经认识到医疗卫生信息化可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开支,并表示愿意在医疗IT上投资,但具体的详细实施方案还没有出台。

20年经验总结出的IT理念

郑惟悌博士通过20年医疗和医疗保险机构的IT从业经验,总结出一套独特但又非常精辟的IT理念。这套理论不仅是郑博士多年潜心探索的心血结晶,也得到了IT专业人员和各个机构主管领导的认同和支持。

1.IT不是为本身存在的。一方面,如果没有企业,没有业务,就不需要信息化;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化的技术性,变成IT挂帅,由信息化推动业务的需要也是不对的;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2.既然IT不是为本身存在的,所以IT部门本质上是一个服务和支援的单位。

3.IT资产(Asset)应该属于业务部门,即一个应用系统的全部软件和硬件资产应该属于使用科室,而IT部门本身不需要这些东西。既然系统是属于医院的各个业务科室或部门,就应该由业务部门负责申请建设经费,并且责成项目实施,而不是由信息中心主任负责。更重要的是,业务部门在提议项目和申请经费的时候,必须明确效益,包括经济效益,质量提升效益,以及提出必要的考核指标。在应用系统实施完成后,这些效益指标是否达到,必须由这些系统的所属业务部门责任验证。

4.每一年IT项目的确立和实施优先顺序是根据业务项目的优先顺序来确定的。

对于这套理论记者提出的两个问题

对于记者提出的很多业务部门主管不了解IT技术的问题,郑博士解释道:业务部门主管没有必要了解IT,就像你有一块地要盖房子,你不一定要懂建筑,也不一定要懂得内部的配套和装潢。但你知道那是你自己的房子,你要怎么生活。你知道你要几个卧室,你的浴室要多大。这就是需求确定(RequirementDefinition),这必须是你要自己负责。需求确定后可以交给建设公司去设计建造,房子建成后你还要验证是否达到了你的要求。同样,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技术性问题应该由IT部门解决,而功能的、业务性的,流程的问题当然是要科室的专家来解决。

对于科室可能会忽视科室间的协同、共享和交互性等方面问题时,郑博士解释说:这就是需要一个好的IT治理构架(ITGovernance)的重要性所在,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全院的、企业级的整体规划。要全面规划,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策划时大胆创新,而实施时要小心谨慎(PlanningAggressivelyandImplementingConservatively)。

IT治理和规划在中国经常被忽略,人们认为信息化建设就应该是IT部门的事。系统平稳运行时,IT部门是无名英雄:一旦出现问题,IT部门又成了众矢之的。因此,首先要改变现在的理念,形成共识。通过IT治理、规划、管理和实施,使整个医院变成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整体,所有决策的制定都是基于数据。现代医疗是循证医学,那什么是证据?证据就是数据和信息。因此,信息化是医疗卫生体系有利的和必要的工具,如果没有信息化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就没有办法运行作业,就没办法生存。

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1.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

目前,中国医疗机构的高级主管大多对IT不很了解,而信息化建设又具有技术性高、投资大、不容易看到效益的特点,因此,必须要树立一个积极、健康、正面的认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竞争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信息只有在被采集、集成和分析之后才能形成知识和情报,才能支持管理和帮助长远战略决策。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效益在于流程的改变,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医疗服务步骤的优化,降低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做到流程再造就必须具备业务分析(BusinessAnalysis)的技能,国内目前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技能的重要性,因此,训练一批可以对流程进行分析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2.建立完善的IT治理构架和IT规划

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资金非常巨大,要满足医院各个科室和部门的全部需求,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好的IT治理架构(ITGovernance),然后制定一个全院级的信息规划(EnterpriseWideITPlanning),确定今后几年全医院需要建设的系统和建设次序。信息规划覆盖面一定要广,而且必须与医院的业务规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网络、硬件、据库、以及业务系统和应用系统之间集成工具必须先做。虽然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应用系统,但它是系统和系统之间信息交换不可缺少的控制引擎(DataInterfaceEngine)。通过它病人的姓名,年龄,出生年月等基本信息只要在在医院系统内注册一次,就可以在整个医院的整个医疗过程中实现共享。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遵从相应的国际标准,如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一个科室、一个系统地实施,同时要对整个实施过程实行全程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

总之,医疗信息化建设要树立积极、健康、正面的意识,通过对业务和流程的分析、优化和再造,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首先要确定医院或区域长远的发展战略,然后确定如何用信息技术支持和协助战略的实现(即IT治理),最后融入技术制定全盘IT规划和解决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以战略和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和顺序,建立既属于业务又可以实现互操作的信息系统,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管理和监控。医疗信息化建设是为战略和业务服务的,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只有这样建立起的医院或区域信息系统,才是有效的、有生命力的系统,才能真正起到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和降低成本的作用。

【责任编辑:风逝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健康保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