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专家纵论PACS应用与发展趋势
专家纵论PACS应用与发展趋势
  • 2010-01-22 13:42
  • 作者:杨永燕
  • 来源:e医疗

5月9日,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的支持和指导下,《e医疗》杂志社在北京举办了“PACS应用与发展趋势研讨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放射科周诚主任,301医院放射科杨立主任,同仁医院放射科王振常主任、燕树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中心赵心明副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顾翔副主任,二炮总医院信息中心卢敬泰主任,宣武医院信息中心尚邦治主任等专家和天健集团副总裁兼影像系统研发部总经理原建宇,GE医疗北方区产品经理朱杰,东软医疗资深技术顾问陈中彦,上海岱嘉公司高级技术专员薛亭,西安华海公司产品规划部经理何刚,锐珂医疗影像信息系统解决方案部技术经理陈琛等厂商代表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就PACS技术发展趋势;规划、实施、升级PACS等阶段应注意的问题;PACS与HIS的整合;如何充分发挥PACS服务临床诊断的作用;多影像融合在医学发展中的意义;在新医改的环境下,区域影像中心的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热烈地讨论。

PACS技术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发展至今,数字化已经在医学影像系统得到普及。PACS是在模拟影像发展到数字影像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过去,很多医院用的主要是miniPACS(医疗影像工作站),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上了面向全院的PACS。PACS最初的功能主要是归档、传输,现在其功能已经超出了数字归档、信息传输,进入流程管理的阶段。

周诚主任指出:PACS在中国已有10多年的应用历史,PACS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医学影像的数字化是一个大趋势,而且也是一个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医学影像越来越向综合影像的方向发展。临床所提供的用于诊断的随访信息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所以,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PACS对于医学影像专业来说非常重要,而数字影像只有通过PACS才能整合起来。

原建宇总经理认为:PACS的技术发展趋势主要还是由需求带动的。区域影像中心网络形势的发展是一个方向,从临床辅助诊断而言,PACS是技术发展的方向,比如癌症辅助诊断的图像处理,这在国外包括日本已经产品化了。

同仁医院放射科主任王振常教授从用户角度谈了对PACS未来发展趋势的期待。他指出:PACS未来的图像处理应该更加智能化,PACS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进行规划,需要增强PACS的安全管理措施。随着医院影像数据量成倍增长,如何做好在线存储也是未来PACS的一大发展趋势。

相比较以前,PACS已经有了很多改进。“PACS的第一个改进是由单纯传输归档系统变成了影像流程控制。”GE医疗北方区产品经理朱杰指出。

现在,PACS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B超、核医学、心脏科、牙科等领域都纳入PACS的管理范畴。“如何更好地发挥PACS服务临床诊断的作用是PACS应用中的核心问题。当然我想这里不仅要使其作用发挥好,也有借助这个平台使影像科室和临床科室建立更多的沟通、联系,互相得到支持。”周诚主任表示。

规划、实施、升级PACS应注意的问题

PACS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ACS的规划实施和升级既涉及到医学影像科室的业务流程,同时由与医院信息系统整体密切相关,因此规划实施和升级PACS要考虑周到缜密。“明确规划、实施、升级PACS等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可以对今后不断扩建PACS有一些借鉴。”周诚主任指出。
“在规划和选择PACS产品的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方面需要重点考虑:一是本地化,第二是要考虑各种各样不同系统的接口问题,这在PACS实施过程中是比较难的。”原建宇介绍。

PACS在规划过程中,甚至在最初布网时,都应该从全院的角度来考虑。“临床医生看片子的时候,片子信息量和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量差很多,比如诊断一个肺癌病例,依据有很大差别,所以信息系统从开始建立就要设想是为全院服务的,要建立一个框架,使它扩展到全院去。”301医院放射科主任杨立指出。

宣武医院信息中心尚邦治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接触PACS。2000年,宣武医院建网络的时候,虽然还没有上PACS系统,但是尚主任仍然在规划建设全院网络时考虑了影像需求。“当时我意识到医疗设备要借助网络才能开展工作,有了这个概念后,我们就为放射科建设了网络。全院布网后,我们又建了专门为放射科服务的影像网。”尚邦治回忆道。

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专家燕树林认为,PACS构筑之前应该有一个概念叫先有管理后有PACS。他进一步指出:“这是很关键的一点。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其他科室管理的时候,管理思路不能随着医院管理层的更迭而有所变化。PACS的构筑应该是一个稳定的过程。因此,PACS厂商和医院在合作时应该建立一种“家庭”观念,否则很难运行下去。”

PACS在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仔细权衡、慎重考虑。“只有全面考虑,才能尽量保证在PACS实施过程中避免犯错误。”尚邦治表示。

现在,很多医院计划建立分院,但是新院区上的PACS可能和老院的并非一个厂商的。“这就涉及到了数据整合的问题,必然会牵扯到不同PACS的集成。”锐珂医疗影像信息系统解决方案部技术经理陈琛指出。

PACS与HIS的集成

作为医院的两大系统,如何实现PACS和HIS的集成整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赵心明教授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PACS提高了放射科各方面工作效率。不过要想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肯定要和HIS结合,HIS有一个HL7标准。要实现PACS和HIS的整合在技术上没有问题,现在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医院管理方面的。

东软一直很重视推动PACS和HIS的集成与整合,东软资深咨询顾问陈中彦介绍:“东软在技术标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按照测试标准开展PACS和HIS的融合工作。”

原建宇则指出:“PACS和HIS整合的目的主要有三个:首先,可以达到信息的一次性输入,PACS和其他各个系统一次性输入形成无缝连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其次,目前各种各样的诊疗信息可以共享,这也涉及到接口的问题;第三,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日本有些医院的门诊工作站有两个显示屏,病历文字和影像显示诊断结合起来,可以向患者说明病情。”

“实现PACS和HIS整合对于医院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医生的工作效率提高,是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解放军二炮总医院信息中心卢敬泰主任表示。

“医院存档的胶片还要向病人提供一份,现在医院每年影像数据量非常大,因此我们希望PACS厂商可以给我们提供有效的数据存储产品。”积水潭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顾翔表示。

华海何刚经理认为:“现在各医院强调的是系统之间要无缝连接,只是从数据层面做的,其实我认为要从整个流程上进行整合,这才是最关键的,把零星的东西放在这里进行对接只能起到简单的连接作用。”

多影像融合在医学发展中的意义

对于多影像融合的话题,原建宇表示:“在影像融合中采用三维重建方式比较多,这样可能对组织结构表现会比较完整,尤其手术过程中,从轮廓到病变大小,都会对手术产生一定效果。此外,三维重建很多是以工作站的形式进行的,现在国外很多放射科医生并不满足重建后的图像,他们自己也要分析一些问题。从三维图像工作量走向PACS的网络化功能,也是今后的方向。”

赵心明副主任则指出:多影像融合可能会涉及到行政和各个方面的利益交叉。而关于影像融合专业方面,PACS本身就是多影像融合。

王振常主任认为:“融合中如何发挥PACS的临床功能,有几个方面应该引导。第一,PACS厂商要做大的引导,多办培训班,让临床大夫特别是医院领导对PACS有一个全面认识,这样也方便放射科更好地使用PACS;第二,对放射科做观念引导。当然这个引导方既包括PACS厂商,也包括放射科自己。”

区域影像中心的发展趋势

有关区域影像中心发展趋势这一话题,与会嘉宾各抒己见,谈了自己的想法。

“未来区域协作医疗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北京一些高水平的医院,一定会向周围辐射,PACS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平台。”杨立主任指出。

“现在,上海申康集团已有32家“三甲”医院在统一管理,今后最终也会把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并进来,这个规划是非常大的。”上海岱嘉薛亭介绍了上海申康集团区域医疗在影像集中管理方面的进展。

“关于新医改环境下,区域影像中心的发展趋势,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影像融合和区域影像中心某种程度上是和医疗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区域影像中心的探索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周诚主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责任编辑:钢铁小喷侠 TEL:(010)68476606】

标签:PACS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