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1-22 11:12
- 作者:文: 徐蕊
- 来源:hospitalcio
北大人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让人们亲身感受着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用两个词来总结它,非“西城模式、神经脉络”莫属。
改善百姓就医状况的“西城模式”
在北京三甲医院看个病要多久?曾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从进医院到挂上号用了2小时;接着在门诊等了2小时;最后见了医生没说5分钟就被打发出来了。然而,以上现象对在北京的患者来说,实在是太常见了。
挂号难、看病难,矛盾的爆发点都在大医院。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医疗资源不足,倒不如说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由此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还引发了号贩子从中牟利,分诊混乱等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种愈演愈烈的现象呢?
2006年,北大人民医院着手发起了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项目。在西城区人民政府和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建立了“业务链带动服务链,共享利益链,形成体系链”的X+X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2007年中下旬,项目正式启动。
共同体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它能否解决老百姓的就医难题?CIOAge.com记者徐蕊从北大人民医院CIO刘帆那里了解到:医疗共同体的理念在于把一个区域内所有的医疗机构进行整合,然后按功能分区,这样可以避免把所有的医疗责任和负担都强加给某一个医疗机构,造成资源的分配不均。这种模式可以向患者提供一条简单的服务链,使病人不管到哪一级医疗机构,都可以享受到共同体的服务。如何转诊,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都由共同体的医生一起解决,不再需要病人盲目登门求医了。
(北大人民医院CIO刘帆接受CIOAge记者采访)
前期,北大人民医院和主管部门一起进行了医师体系整合、团队整合、标准统一等重要性工作。2007年他们携手IBM打造了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信息交换平台,将各医院的信息系统联系起来,消除信息孤岛,在社区、卫生局、各委办局的数据库间架起一座座桥梁。
现在,西城区共同体内的医疗机构之间早已实现了点对点互联,病人享受了健康管理,预约医生、预约检查,就诊绿色通道、会诊、健康档案共享等便利服务。
刘帆说,“共同体已经覆盖了7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48个社区服务站, 82 万余人,并跨区域扩展到昌平区内的医院和社区。这项工作实现了功能模式、标准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三大创新。借助信息整合平台,中心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之间可实现双向转诊、预约检查、预约医生、检验信息报告共享、处方共享还有视频会诊等功能。”目前,病人病历的内部及跨院调动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几分钟,这加快了医生对病人的诊断时间。经医疗共同体流程转诊的患者,采用预约医生、预约检查的方式,不需要挂号和候诊就可以直接由人民医院社区服务接待中心工作人员引导至相关诊室就诊。
对于参与共同体的病人来说,他们不仅不需要承担额外的费用,而且还能免挂号费、免诊疗费。这又何乐而不为呢?对病人的满意度调查发现,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6.8%。
人民医院内部的神经网络
北大人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开展得较早。早在医疗信息化建设发起的初期——1996年,医院就和卫生部一起开发了HIS,用来梳理病人诊疗信息。与此同时,医院内部还并行着多个信息系统,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形成互通互联,从而出现了信息孤岛。从2006年开始,医院启动了信息化升级项目,先后完成住院系统升级,医保系统升级,LIS系统、PACS/RIS系统升级,手术麻醉系统、门诊医生站、住院电子病历等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将医院的信息系统打造得犹如神经脉络,遍及全院每个部门,牵一发而动全身。
2008年,为配合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北大人民医院率先实施了HRP系统,这是ERP在医院中的个性化应用,它可以实时反映医院的整体运营状况。通过对前后台业务、财务与物流等进行整合,完成了财务、药品、设备、材料供应等模块的实施,这实现了医院一体化与信息化管理,为医疗行业成功实施HRP做出了成功尝试。
2009年医院已经全面开展了BI的建设。刘帆说:“医院希望通过业务智能分析,把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仓库的提取、筛选和集中式存储,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希望从这里边提炼出利用率、效率、疾病管理、药品收益、医保卡等相关数据,以此来提高医院自身的运营水平,帮助实现财务指标、业务指标和效益指标;同时有利于把这些数据提供给公立医院试点改革相关的政府部门,为他们分析公立医院的补偿制度做依据。”
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说:“如果BI建设完成,我们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建设就跟国际接轨了。”
采访手记:IT建设与业务不再貌合神离
未将信息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没有把信息技术与医院业务有效结合在一起,而仅仅看作是辅助工作的手段,甚至只是一个好看的门面,医院IT建设与业务貌合神离……这正是过去医院信息化高投入、低效益的怪现象。
在北大人民医院的案例中,我们看到IT建设与业务发展不再貌合神离,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收效显著。
刘帆认为,“北大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在广度上铺开后,下一步要为深度做些工作。”他说:“信息化建设永无止境,接下来完成的是信息系统的深度分析和深度延伸,在系统整合和应用上会多下些功夫,同时进行内部流程优化,这样能帮助提高业务效率和准确率。此外,医院还会在总体框架上尝试些新的项目。”
笔者也了解到,各地对于区域医疗协作正纷纷进行不同模式的探索,除了本文所报道的“西城模式”,上海“申康模式”也是一例公认的典范。它实现了一个区域内23家医院的互通互联,将看病变成了一种递推的过程。
展望未来,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将向着更广泛的协作发展。这一方面有赖于国家政策扶持,改革医疗制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医疗机构与主管部门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只有这样,“IT助力医改”才不会只是口号,人民群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