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数字医疗 核心是人还是医院
数字医疗 核心是人还是医院
  • 2010-01-19 14:34
  • 作者:佚名
  • 来源:e医疗

数字医疗仅仅是“病历无纸化、影像数字化外加数据上传”那么简单吗?在昨天举行的第41期院士沙龙上,来自医疗、信息领域的院士专家们认为,除了技术问题之外,这一“动态、无形、可变”的庞大工程还可能面临使用不便、隐私泄露、监管缺位等挑战。

鉴于目前国际上尚无一种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专家们建议我国数字医疗体系的构建应“摸着石头过河”,千万别低估了它的难度,以免造成新的资源浪费。

电子健康档案不可“守株待兔”

电子健康档案可谓是数字医疗体系中最基础的“零部件”。不过,档案怎么建,却有着两种不同观念:是医生坐等病人上门,还是主动下社区为居民体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电子健康档案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与区域示范应用研究”(简称国家数字卫生项目)选择了后一种。

据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院士介绍,在项目试点区域,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将以个体生命周期为出发点。也就是说,“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开始,电子健康档案就已生成。”据悉,在这一总投资近2亿元的国家级重大项目中,有500多位专家正在进行生命健康节点研究,以便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展社区体检。

然而,在众多已经实施的医疗信息化项目中,不少地方选择的仍是“守株待兔”的做法。复旦大学教授闻玉梅院士说,如果仅靠医院为上门看病的病人建档,那么大量生活于社区的隐性患者和流动人口,则将被排斥于数字医疗体系之外。她认为,国家数字卫生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引入“大医学”概念,包括医疗、预防与健康保障三方面,这其中重点前移、重心下移非常关键。

目前,参与数字医疗工程建设的“技术派”更多关注的是如何破解医院之间、行政边界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却少有人关心患者利益。对此,李兰娟认为,统一语言很重要,但绝不能以技术或医疗机构为中心,而应坚持以人为本,让“人走到哪儿,信息就跟到哪儿”。而一旦社区、家庭层面的电子健康档案建立起来,就不怕进不了医院,“到时候如果医院拒绝,则意味着没有病人。”

最大运行阻力很可能来自医生

耗资120亿英镑的英国国家医疗信息化项目,却在运行过程中遭遇来自医生的种种抱怨。复旦大学教授王威琪院士表示,各国数字医疗系统的搭建几乎都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政府工程,作为使用方的医生和医院必须想明白,这件事“是我要做,还是要我做”。

王威琪说,医生是电子健康档案的主要使用者,更是适时更新信息、激活档案的关键人物。然而,电子健康档案全新的数据录入方式、数据共享可能带来的医疗风险,都会降低医生的参与热情。比如,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就已诞生第一批电子健康档案,可直到2005年,仍只有约24%的医生使用,且只有9%的医生能有效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相对复杂的功能系统。

李兰娟认为,要提高临床医生参与和使用的积极性,首先得在数字医疗系统的实用性上下功夫。她表示,数字医疗要真正获得医患双方的认可和信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出于对病人隐私的保护,电子病历的使用应严格控制在就医状态下。与此同时,卫生监管部门的后台审计跟踪也不可缺位。

【责任编辑:风逝 TEL:(010)68476606】

标签:数字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