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丁香园”网友合作创业
“丁香园”网友合作创业
  • 2010-01-18 15:44
  • 作者:刘焕东
  • 来源:e医疗

九年前,当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园里的丁香花开,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整个校园里的浪漫与温馨氛围的时刻,一个青年学子从这清香怡人的丁香花中嗅出了商业的味道,“丁香园”从此成为这个青年学子解不开的情结。这个青年学子是谁,想必很多圈内人士不言自明,他就是“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

“翻”出来的灵感

1999年,李天天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科毕业,随后,攻读了本校硕士研究生,专业为肿瘤免疫方向。“丁香园”网站就是2000年在他读研期间开始建立的。说起“丁香园”建立的初衷,李天天说,“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网络比较感兴趣,而在读研的过程中做课题、写论文时要查阅很多文献,当时很多人不了解网络,都跑到图书馆去翻阅小卡片,把两手都翻阅得黑黑的,还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使翻出来,还要再去复印……过程非常繁琐,正好那时看到了医学常用的PUBMED,用它来检索文献,感觉真是太方便了,因此就很痴迷,随之就想建立一个专门谈文献检索的网站,和大家一起探讨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

网友合作创业

最开始,出于兴趣,李天天一个人负责整个网站的运转,甚至还带着边玩边学的态度做着“丁香园”的内容。“丁香园”的原始雏形是一个简单的论坛,李天天把自己认为值得和大家探讨的内容放到论坛里做交流。慢慢的,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很多高手也把他们的想法和经验写了出来,思想碰撞之后就产生了很多知识的火花。随着网站越做越大,全国各地不断有人加入做志愿者。李天天看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对行业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到2002年,“丁香园”已经初具规模,聚集了一大批医药和生物科学的的业内人士。“大约有五六千人吧!虽然不能和公众论坛比,但和业内的一些网站比较,参与人数还是比较多的,”李天天说。

转型之“争”

从2000年建立到2002年运转的两年间,“丁香园”把文献检索的技巧、方法都深入讨论过了。“再继续讨论下去,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了。”于是,李天天决定在2002年5月转型做专业论坛。突然的转型,让很多长期“混迹”于“丁香园”的会员感到不适应。一位资深会员甚至和李天天打赌——转型一定会失败,因为当时的“丁香园”还不具备做专业论坛的基础,况且当很多人冲着“丁香园”在文献检索领域的小小名气过来时,发现“丁香园”变成了专业论坛,肯定会失望。基于种种理由,这位网友和李天天各下了100元的赌注,如果李天天赢了,这位网友就将100元捐出来帮助“丁香园”购买第一台服务器。“后来证明他没赢,而且他还在2007年加入了我们公司,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大伙聚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把打赌的这件事拿出来在茶余饭后聊一聊。”李天天笑着说。

就这样,2002年底,通过网友从四面八方捐来的两万多元“巨款”,李天天购买了第一台服务器。为什么要买服务器?因为转型之后普通的机器已经撑不住了,这也证明了“丁香园”的转型比较成功。李天天表示,如果当初还仅是把丁香园限定在文献检索方向,没有转型也就不会有现在在业内的影响力。

转型之后的“丁香园”陆续把医学、药学、生命科学的上百个专业板块建立起来。“挺难的,中间也有很多的坎坷和波折,比如技术方面,我没有互联网技术的背景,参与创业的网友也没有。我印象最深得就是服务器一旦出问题,我就必须要边夹着电话,边在电脑上敲命令。电话那边可能是来自北京的,也可能是来自成都的某一位IT界的朋友,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是靠远程支持,还有自己对互联网比较感兴趣,也自学了一些服务器管理的内容。再就是资金方面,2002年买下来第一台服务器之后,我还想能用三五年,但没想到2003年之后就需要考虑添加新的服务器了。那时候还没有盈利,而再让网友捐款已经不合适了,没办法,只能自己掏钱。好在当时服务器托管费可以求爷爷、告奶奶、四处托关系找性价比最好的托管商,又没有差旅、办公、技术人员等诸多额外费用。”李天天回忆当年记忆犹新。幸而那时,李天天在哈尔滨创办的一家英语培训公司有些收入,加上家里给的一部分支持,“丁香园”总算熬过了最艰苦的日子。说到在哈尔滨创建的公司,李天天略显自豪地说,“当时的理念还是蛮新的,聘请了很多美国外教到哈尔滨做英语口语培训,基本上还能有一些收入。”第三个难点就是政策方面,“‘丁香园’这样的网站因为涉及到医药行业,需要经过卫生厅药监局审批。2003年,我第一次把材料递交到某省卫生厅,等了14天也没有答复,也不敢打电话催。过了大约两三个月,厅里的人找我说, 看了我的材料,有两点意见他很清楚,一是‘你的想法很前卫’,二是‘有知识的人不上网’。言外之意,这就是拒绝我了。”而2004年,李天天再次提交材料,厅里的人就不认为“有知识的人不上网了”,他也终于拿到了某省卫生厅的批文,2004年第1号的——卫网审字20040001号。接下来,药监局、通讯管理局的批文都顺理成章地办下来了。从此,技术、资金、政策关算是全走过来了。“认识事物需要有一个时间转变,”李天天感慨地说。

南下杭州

“‘丁香园’的资深会员大多在江浙一带,他们对这个网站也很投入,很多人因为相信‘丁香园’的发展前景,辞掉了工作,专门来做这个网站,希望把这个事业做大。可以说,是网友推动着我继续把‘丁香园’做下去。” 鉴于此,2005年,李天天决定南下杭州。

坚持论坛的学术定位

李天天表示:“企业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管理都是个难题。不能不承认,‘丁香园’的会员素质都很高,这一点对我的震动和鼓励很大。”李天天把“丁香园”的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圣人时代”。网站的管理是靠几个专业性很强、为人处世很成熟的个人起的楷模作用在支撑,来影响陆续加入进来的新人。这个阶段还没有太多的制度和规范,完全是靠个人的处事风格来影响别人。在“丁香园”几乎没有出现过类似于一些公众论坛那样的一开帖子就骂的情况;第二个阶段是“英雄时代”。由于“圣人” 的楷模作用,他们影响的一批人也变得成熟、理性起来,这群人对自己很自律,对网站很有钻劲儿,他们虽然没有“圣人”那么强烈的光环,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成为了意见领袖,论坛英雄;第三个阶段就是“丁香园”正在进行的“制度时代”。无论是“圣人”还是“英雄”,总有一天要慢慢淡出论坛。这涉及到“丁香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定位的问题。当这些人慢慢淡出的时候,论坛会出现一种文化传承上的缺失。丁香园名气越来越大,新人越来越多,当更多的新人冲进来的时候就稀释了“个人英雄时代”的文化,不能奢望所有人都能认同“个人英雄时代”的文化。“制度时代”也强调传承和继承,同时对论坛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操作,包括怎样表达意见,怎样民主投票,如何投票,如何考核等等。李天天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是网站走向正规管理,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公司与论坛相对独立

2005年,李天天来到杭州之初,就和创业伙伴一起注册成立了一个公司——“杭州联科美讯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目的是要把“丁香园”论坛和公司经营剥离开,因为论坛需要的是一个学术的讨论氛围,而公司则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优先考虑的是商业价值。如果“丁香园”更多的渗入进了商业因素,那么它的中立性和学术性也就无从保证了。为此,李天天和几个合伙人一起从“丁香园”论坛的管理人员位置上退了下来。进而由论坛的400多名版主组织评选出一个七人制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由这七个人全权负责整个论坛的管理。管委会对论坛的学术、制度、建设、考核等内容负责。而“公司”则主要对商业负责。若公司需要论坛进行一些支持,则必须要经过管委会的同意才可以进行。公司和论坛之间有一个公司与论坛关系法的雏形,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是要讲清楚的。比如,在论坛涉及到任何商业领域,任何合作的时候必须要由公司出面运行。论坛进行的一些中立性的学术讨论,公司不能干预。即使某客户已经是公司的客户,而论坛中出现了对该客户的质疑,甚至指出产品的瑕疵和不足,但只要是出于学术、中立性的讨论,公司都必须是无条件允许的。

走特色经营路线

“比如说公司不能干涉中立的学术讨论,论坛不能越过公司直接跟厂家谈商业合作,除此之外一切自由,这实际上是一种管理上的博弈,”李天天述说着他的管理理念。那么,公司的运作资金到底从何而来?“赤裸裸的广告我们基本不做,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产品做相应的学术包装,变成知识竞赛、专家讲座、专家答疑、病例讨论、投票调查等等。医生最反感的就是纯粹的广告,而通过这种学术性的活动,医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了。这种以知识驱动型为主的产品推广活动在国内的论坛中不是很常见,也可以算作‘丁香园’的一个特色。”

公平看待医患关系

如今,业内人士说起“丁香园”,有口皆碑。对此,李天天表示,口碑好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丁香园”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在专业领域里深耕细作。靠优秀的内容、优秀的人才赢得了广大会员的好评;二是“丁香园”身处改革大潮中也非常关注医改,尤其是有关医生一些权益方面的问题。当涉及一些敏感话题时,丁香园敢于为医生说公道话,这样的行为也赢得了很多医生的好感和尊重。类似于2007年的“茶水验尿”事件及今年六月的福建南平医闹等事件,“丁香园”都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做客观细致地深入调查,找权威机构介入,李天天还专门撰文批判一些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导致了医患关系恶化等文章,调查结果和文章出来以后,引起的社会轰动很大,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医生们所处的被动局面,为他们争取了合情合法的权益。

从这样有代表性的事情来看,“丁香园”已经做到了用数据说话,并上升到从社会的角度看问题的层面。这也是“丁香园”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时,李天天和诸多业内人士的交流日益加深,对医疗行业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当然,也只有这样,“丁香园”说出来的话才更公平。李天天说,“我并不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专门代表医生说话的旗手,我也很理解患者的痛苦,也理解一些政府的苦处。所以,此时我们只能慢慢推进这些事情,让这些慢慢的有所改进,不能着急,有些事情不能一蹴而就。”

采访手记

采访完李天天,想起了刘欢的一首歌——《在路上》 “……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

其实,即使是在当年硕士毕业后,李天天也能有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然而他选择了放弃,继而选择了走在创业的路上。2002年,在继续“丁香园”的工作的同时,李天天又创办了英语口语培训公司,也考上了博士研究生,而且是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的。但是,学业、事业终是难以两全,在对两者做出抉择的时候,李天天最终选择了放弃博士学位。当然,攻读博士这4年的时间对李天天的帮助还是很大,无论是专业上还是思考方式以及科研思路上,都让他仍然受益匪浅。比如,博导让他在实验室里工作,做报告时必须全部用英文,四年的时间里,把李天天的英语口语提高到了很高的水平,“至少在语言交流上不会有障碍,”李天天谦虚地说。“同时,在实验室做统筹规划也和市场上的商业项目接近,要计算时间、成本、盯进度、考核等等,使我在项目管理方面也得到了锻炼。”

当然,也通过放弃博士学位这件事,李天天终于信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又要做网站,又要做公司,还要读书,不能兼顾。所以,2006年,李天天在选择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曾经问过很多人,是该放弃公司,还是放弃学业?其中一个朋友给他的答复让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朋友说:“其实,你已经想好了,只不过在寻求一些佐证而已,不管我们说什么你还是会听从你内心的选择。”

2008年,杭州市委组织了“首届杭州创造十大创新项目”的评选,当时入选的有20个项目,前十名是优胜奖,后十名是入围奖。而在这20个项目里面,互联网企业一共有两家,选一家进入优胜,另一家获得入围。“进入优胜的是阿里巴巴,我们有幸跟阿里巴巴放在一起了,这是我们在2008年获得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奖。”李天天略显兴奋地说。

从最初到挤住在合伙人8平米的家里,到杭州市科技局租给了他们70平米,再到260平米,以至如今的500平米,办公面积的逐步扩大也从侧面见证了李天天和他事业的成长。创业的路究竟有多远?我们难以估量,但是,我们相信,凭借李天天的勇往直前,凭借他和团队的齐心努力,他们的路不会太漫长,即使有坎坷也是胜利在望。

从2009年的1月份开始,“丁香园”已经做到了持续盈利。通过医药企业信息发布、学术推广、在线电子商务、人才招聘等形式,一年下来,“丁香园”大约有几百万的收入,生存已经不是问题。说到对“丁香园”的未来预期,李天天希望能够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帮助医生提高效率,希望在医生的某个人生阶段帮到他们。至于引入战略投资等问题,李天天表示,自己一定要在公司发展更好的时候才去考虑引入融资的问题。以前,也曾有人有合作意向,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相信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所说:“一个公司要想融资,一定要在公司发展趋势最好的时候引入,千万不要在公司没有发展或者发展情况很糟糕的时候引入。”

稳扎稳打,执着前行,想不成功都难!

【责任编辑:钢铁小喷侠 TEL:(010)68476606】

标签:“丁香园”  
  • 分享到: